旅行樂誌法國篇 World music in France


TRACK
  • 1. Le lunes 5:46 曲意
    Le lunes
    取材自一首中世紀法國西部(夏普瓦圖和Angoumois)民謠。 Le luneux是描述一位瞎子,因受傷的眼睛導致他的臉蛋腫如月亮。在歌謠裏,他訴說他如何去接受命運,接受別人布施的食物,和自得其樂地享受兩隻狗兒的陪伴。
    我以為我做了一場夢,隨著那音聲我解開了重重門鎍,沿著那道光~

  • 2. Le Regard de l'ange 3:03 曲意
    Le Regard de l'ange
    『天使的凝望』是連珮如和Jean Lou Descamps兩人的創作曲。音樂描寫小天使偷偷跑入人間探險、嬉戲的可愛模樣。琵琶以提琴弓弦,全曲沒有實音。左手以推拉捺打的虛音呈現,與提琴的撥弦互為戲謔,活潑可愛。
    發現自己背上有著一雙翅膀,卻不懂飛翔!踉蹌而滑稽~
  • 3. Cavalcade 5:26 曲意
    Cavalcade
    『馳奔』是連珮如和Jean Lou Descamps兩人的創作曲,獻給所有渴求自由的人。hardingfele(一種挪威提琴)深沉寬厚的音色,融合了琵琶鐵騎踏旅般的節奏堆疊,唤起了草原的廣闊無際, 活現了馬兒嬉躍於大草原的輕盈活潑。
    陽光灑下,寬廣美麗的草原;不自覺地奔跑起來,閉著眼衝向無盡的天邊~
  • 4. Fleurs de Prunier 4:26 曲意
    Fleurs de Prunier
    取材自福建民間樂曲『一枝梅』。曲調音節哀怨悽愴;展現了浦東派左手演奏技法中「大猱弦」的特殊韻味。
    耳邊響起古老的旋律,鼓聲呀踏;分不清日夜~
  • 5. La Tierce estampie reale 2:42 曲意
    La Tierce estampie reale
    取材自一首較為罕見的14世紀法國舞蹈演奏音樂。樂譜源自于巴黎國立圖書館裏的Manuscrit du Roi手稿。 Estampie是一種宮廷舞蹈。考究其字源是古法語的 Estampir,詞意是一系列小步躍走和提腳敲地的舞蹈動作。
    跳舞吧!突然而來的鼓舞節奏;不由自主的掂起了腳尖,挺直了腰桿,優雅的旋轉在目眩神迷的交錯中~
  • 6. Cantiga 3:43 曲意
    Cantiga
    取材自Cantigas de Santa Maria手稿的一首誦曲。這手稿完成於1250和1280年間,是在西班牙卡斯地利亞國王Alfonso X el Sabio(有智慧有學問的人)治下編寫出來的。主題是歌頌聖母瑪利亞的神蹟,誦讚聖母如何幫助前來蘇瓦松教堂禱告的朝聖者,讓他們在黑夜迷路後逃出強盜的圍擊。
    一個錯身,我成了遠遠望著人群的過客;華麗燦爛仍是,卻已不再相干~
  • 7. Rêverie d'automne 5:20 曲意
    Rêverie d'automne
    取材自民間樂曲『秋思』,意在表現萬籟寂靜的秋夜意境。運用琵琶左手「綽注進退、縱起吟猱」等指法,動靜虛實,秋意深遠。
    教堂鐘聲響起,忽然靜謐的黑夜;孤獨嗎?我問自己~
  • 8. Jamais nul temps 5:16 曲意
    Jamais nul temps
    取材自12-13世紀法國南部遊吟诗人Gaucelm Faidit( 1185-1220 )的一首歌曲。
    「愛永遠永遠不會讓我不悅,愛沒有痛苦也沒有折磨。愛讓我修補因愚昧而招徠的錯誤和傷痕。」
    黑夜總會過去;晨曦中的朝露,抖擻著無限的盼望~
  • 9. O Virgo 2:28 曲意
    O Virgo
    取材自西班牙巴薩近郊的蒙特賽利特修道院中,14世紀紅本手稿Llibre Vermell的一首單韻曲。這首樂曲顯然受了格里高力聖咏的啓發而編寫的;按手稿考究,這樂譜是為詠唱而編寫的典型三段式卡農。內容主要是歌頌聖母瑪利亞和祈求衪庇佑前來教堂禱告的朝聖者。
    燭光在不夠黑的角落,總是取代著柴火;溫暖著冰涼的心~
  • 10. Le Costume Gossamer 6:09 曲意
    Le Costume Gossamer
    取材自浙江民間樂曲『霓裳曲』。描寫美好的月光景色;分為「玉兔東升」「銀蟾吐彩」「皓月當空」「嫦娥梭織」「玉兔西沈」「尾聲」。配合左手「捺帶吟」等指法,呈現琵琶文套曲中「虛實相生」的音樂美學。
    朦朧中,我竟夢迴盛唐;綠腰彩衣翻飛,無處留白~
  • 11. Le lai de l’écureuil 5:32 曲意
    Le lai de l’écureuil
    Le lai de l’écureuil 是Christophe Delignes巧妙地把Jehan de Lescurel(一位14世紀初巴黎的詩人和作曲家)作品裡的幾段旋律,交錯編織成這首全新的樂曲。樂譜使用了較長的詩體音樂曲式,雖然包含了長短不一的短句和不完全對應的旋律,可是樂曲整體風格一致,而且還帶有隱隱懷舊和絲絲溫情。
    原來;莊周夢蝶,曉夢殘影,空留憶想~
  • 12. Mystérieux 3:39 曲意
    Mystérieux
    『秘境』是Christophe Delignes的原創曲,是他對生活神秘玄妙之美的深刻表達。
    又是一道光;我無法抗拒的悄步輕探,卻發現黑與光是永無止境的交疊~
  • 13. Le dernier reflet de la rêverie d'automne 5:41 曲意
    Le dernier reflet de la rêverie d'automne
    夕陽餘輝中的『秋思』版。不同於第七首的『秋思』,這個版本的編曲,多了中世紀提琴與中世紀手風琴的空間感。猶如夕陽餘輝、積霞滿天,既燦爛孤寂,卻又滿懷情思遐想的華麗景致。
    還在夢的入口;那一夜,我以為我做了一場夢~
試聽全部 Preview all

INTRO

穿越中世紀法國,石牆雖斑駁卻昂然依舊。
礫縫裡透出數百年前音聲,清晰更未曾歇息~
琵琶猶如迷失在歷史殘垣中的精靈,再度踏上未知的旅途!

僅以此專輯獻給法國恐怖攻擊受難者・愛與和平~

跨國製作專輯總是非常困難的!何況是跨了三個國家包含五個城市,台灣、美國、法國(法國音樂家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城市)。從書信往來,到了解彼此的音樂特質、美學;再到訂定專輯風格、制定錄音期程等等,都花了非常長的時間討論與溝通。『連珮如琵琶旅行樂誌』旅途來到了第二站@法國!很榮幸地,這次能與美國MA Recordings的Todd Garfinkle 共同跨國製作這張專輯。Todd在錄音上的成就享譽國內外獨立製作界與高階音響界;「自然空間迴響」成為他在錄音時的獨特風格,作品都在不同國家的教堂與大表演廳中錄製。曾經與他共同完成多不勝數精彩專輯的音樂家們更是遍及世界,我很開心能參與其中。

於是,2015年四月初春,在依然凜寒的南法Eglise de Névian,我們完成了這張獨特且不同以往的跨界專輯。刻意以最素樸的方式編曲;「單純」並非「簡單」,有時反而是最難的!當大家都習慣了複雜與炫技式的呈現方式後,我們卻選擇以文藝復興時期「歌唱性的迴旋曲式」及傳統絲竹骨肉相生的「音色和聲方式」概念發展。無論是改編或是我們的創作曲,都希望呈現音樂最真實也最重要的「音色」本身。力求讓大家聽見每個單音在教堂空間裡不斷變化與延伸的豐富層次,也才不辜負了Todd無懈可擊的錄音技巧,與這渾然天成、令人驚嘆的教堂堂音!!

最後,也永遠最重要的是感謝我的兩位恩師;已故浦東派琵琶宗師林石城先生,以及林谷芳教授。感謝您們在我仰望的天空中所繪出的經緯;因為您們這樣的指引,讓我無論身處何方,都不曾迷失方向!

 
Todd Garfinkle / 錄音計劃製作人 / 錄音師

Todd Garfinkle原為鋼琴演奏家。在1985年從美國移居日本後,於1988年創立MA Recordings這個品牌的。“MA”是日文漢字“間”的讀音,“間”就是空間的意思,這也是每一個MA錄音標誌性的特點。能持續維持高水準的錄音作品,是因為每一次的錄製都是在富於音樂性,甚至靈性最好的場地進行。對完美錄音空間和優美聲效的追求也驅使他走遍了日本的演奏廳、比利時、法國、義大利、西班牙,阿根廷和美國的教堂,甚至是馬其頓山裏的國立紀念館。
對原創音樂特別喜愛與不拘一格的音樂口味涵蓋了爵士、世界、前衛、古典和任何風格類別的組合。為了嘗試更多的音樂可能性,Todd會大膽地讓不同文化背景的優秀音樂和音樂家結合,共同創作新的音樂作品。為了保證現場收錄時空間和音色完整性, 堅持任何製作都只使用兩只萬向麥高風。除了兩個 “Live in Tokyo”的錄音以外,這是他所有錄製專輯的著名標籤。簡約主義錄製風格,也讓他在國際音響發燒界享有盛譽。MA Recordings 的支持者遍及國際,就是最佳見證。

Christophe Deslignes/ 古手風琴Organetto

Chrsitophe Deslignes 是當今法國以及全世界最傑出的古手風琴(Organetto)手之一。Deslignes原習鋼琴和木笛,他是在瑞士巴塞爾的Schola Cantorum研習中世紀歐洲古樂時迷上Organetto這種手提樂器的。深受探戈大師Astor Piazolla的bandoneon手風琴演奏風格的啓發;Christophe為 Orgnaetto開創了很多新的演奏技巧。他1998年在比利時Ricerar公司出版的『佛羅倫薩古風琴大師』專輯,贏得了當年法國世界報的年度大獎。同年,這張Christophe向Francesco Landini致敬的專輯,也獲得了『Diapason古典音樂雜誌』授予至高榮譽的樂評獎。多年來,他受到許多音樂公司的親睞,至今已累積出版了超過25張專輯。

 

Jean-Lou Descamps/ 中世紀提琴Medieval fiddle/ 挪威提琴Hardingfele

擁有豐沛跨度的音樂天賦和風格,Jean-Lou Descamps是一位卓越的法國音樂家。除了中世紀歐洲器樂之外,他也非常熱衷于參與另類搖滾、民樂、爵士、古典和中世紀法語香頌的演出。能演奏的樂器包含小提琴、中提琴、crwth(一種威爾士弦樂器)、tanbura(一種馬其頓弦樂器)和citole(一種齊特琴)等等。曾受邀參與演出的包括“Chieftains”, David Murray, Lokua Kanza, the “EIA !” ensemble(巴黎國立中世紀博物館), Millenarium, Francis Cabrel 和 Jane Birkin。他也曾為12張兒童套輯作曲並擔任藝術指導。

 

Thierry Gomar/ 打擊樂percussion

Thierry Gomar是法國最傑出的打擊樂手之一。他擅長各種跨界音樂風格;不論是歐洲中世紀、流行、爵士以及世界音樂,他都能遊刃有餘地展現他的技巧與風格。Thierry不光是顫音琴和馬琳巴的大師,他更精通zar,def,reck和各種中亞打擊樂器。因此,他現雖受聘為Narbone音樂學院教授,但仍活躍於各大音樂節。足跡遍及柏林、薩爾茲堡、因斯布魯克、紐約、科隆、慕尼黑、巴黎、摩纳哥、烏得勒支、羅馬、馬德里、巴賽隆納等地。

 

後記

『琵琶旅行樂誌』這個企劃案最有趣的地方,就是能遇見當地的音樂家,並且深入的瞭解他們的生活型態。不同於澳洲的音樂家們,總是在白天辛苦的工作,而後在賦閒的時間,將所有的熱情投入音樂當中;法國的音樂家們,是非常熱衷於生活當下的!即便是在工作當中,卻永遠將浪漫與優雅放在第一位。記得當我們正要錄製O Virgo的時候,他們突然說暫停;然後不辭辛勞地在半夜的時間走回我們下榻的民宿,兩個人合力將落地的大燭台扛到教堂,就只為了那片刻黑暗中燭光搖曳時的浪漫,讓我能在這樣的氛圍中放鬆的錄音。在我們短短三天的錄音期程中,也被他們「嚴格規定」不可以「做任何家事」,只能乖乖當個「公主」;討論今天做什麼菜、在哪棵樹下吃、喝什麼酒,也是他們一日工作中重要的「安排」!確實,在這樣的氣氛環繞中,我不再因為擔心短時間的工作期程,是否能順利完成等等的問題,而產生過大的焦慮與壓力;因為這樣的壓力,往往讓錄音效率嚴重耽誤!我非常感謝他們讓我學會了「放鬆」,這個對於亞洲人不太容易做到的詞彙,雖然我們都知道~
錄音結束後的半年後,我們依然持續著以「優雅」的速度在努力完成所有的後製之時,法國卻發生了恐怖攻擊事件!在第一時間確認音樂家們都平安後(有兩位居住的地方接近巴黎),緊接著我感受到在他們身上很難看見的沮喪與悲傷。我想,這對他們來說,無疑是莫大的沖擊!身在遠方的我,只能默默祝福與祈願;並且將這個專輯獻給所有因為這個事件受到傷害的人們,讓音聲撫癒每顆受傷的心靈!

感謝名單

My dearest Partners: Christophe Deslignes, Jean-Lou Descampes, Thierry Gomar, Todd Garfinkle.
The head of the Village of Nevian, Magali Vergnes.
Marcel Croese of Creato Audio: www.creatoaudio.com .
Daniel Coen of Leonardo Speakers. Stéphane Kowalczyk. David Cheung. Meishan Chen. Jen Tsai. Jean Robert Thomann.
And all the friends I’ve met during this journey, thanks for all your help!
~ To my beloved family and Dakun Lai, you all are my greatest support~

INFORMATION

連珮如 | 專輯製作人 / 琵琶
Todd Garfinkle | 錄音計畫製作人 / 錄音師
Christophe Deslignes | 古手風琴
Jean-Lou Descamps | 中世紀提琴 / 挪威提琴
Thierry Gomar | 打擊樂

旅行樂誌法國篇 World music in France

NT$500

BUY

CONTACT

漩指音樂商演合作聯繫

聯絡電話:0935-626110
選擇語系 Choice langu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