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ock to rock


TRACK
  • 1. 踏旅 4:46 曲意
    踏旅
    踩著堅定的步伐,我們出發;在一個初春的清晨!懷著希望,踹著夢想,我們擁有的是對於「未來」的一種努力不懈的熱情。
    琵琶riff起頭,後面用英式搖滾的句型做出移動的感覺。不管是舒緩還是激昂的段落,本曲都特意留下許多空隙,給每個樂手留下發揮的空間。全曲的音量起伏(Dynamic range)變動較大,樂手需要一定程度的控制力。
  • 2. 金石之戰 3:08 曲意
    金石之戰
    『殺將過來!!』金石乃中國樂器之分類,「金石之戰」實意為「音聲之戰」。琵琶善武,指毫千軍、對壘他聲。這樣一場精彩絕倫的過招,充分呈現了琵琶最戲劇性的聲響效果。
    90年代美國西岸搖滾/重金屬的曲式,有一些funk的元素在裡面。主樂句雖然沒有轉調,但是大量混合了各種音階來制造情緒(Phrygian, Dorian, 藍調音階等),中後段拆解了一些前面的riff來達到變拍(time signature change)的效果。
  • 3. 凝望 3:58 曲意
    凝望
    有的時候,心裡有一種凝望。像是媽媽的搖籃曲,像是愛人溫柔的眼語。或許是思念吧?卻更像是一種渴望,渴望一如從前的擁抱。
    帶著中國風的情歌旋律起頭,pre chorus使用調式互換(model interchange)來制造情緒的轉移。副歌轉回原調使用同樣的旋律慢慢的變成大氣的80年代power pop/power metal。最後再轉回小調,以類似90年代饒舌金屬的riff結尾。
  • 4. 粉紅色的情書 4:50 曲意
    粉紅色的情書
    手裡攥著一封送不出去的情書,臉上泛著甜甜的傻笑。有人說愛戀的美好總是只在個人的幻想中,所以這封粉紅色的情書,是我們送給每個心中藏著詩句的戀人們~!
    主題走的和弦進行和voice leading用的都是比較偏日系的概念,同時使用了很多電吉他空間系的效果,退到後面讓琵琶發展自己的旋律。間奏的部分還是希望跟流行音樂做出一些區別,和弦進行走的是降二級到一級這種情緒張力很強的排列組合。吉他solo使用了對話的概念,用了兩把完全不一樣的表現手法進行自言自語的對話。
  • 5. 悲傷藍調 3:26 曲意
    悲傷藍調
    悲傷有時候只是淡淡的,就像眼角的一抹細紋。不需要特別的張揚,但懂得的人就懂!
    藍調是一種承載著滿滿文化的音樂風格;琵琶以另一種絮語式娓娓道來。這首曲子將兩種截然不同的音樂美學放在了一起揉捏。在編曲的設定上特意把年代推後到已經混到Gospel跟爵士和弦的藍調時期。在吉他前奏打完招呼以後,讓琵琶這個承載著另外一種滿滿文化的樂器說自己的故事。後段吉他旋律用了調式互換(model interchange)這種類似藍調的概念來發展,同時盡力維持藍調吉他應有的手感。
  • 6. 沙漠裡的一朵花 5:33 曲意
    沙漠裡的一朵花
    荒蕪的沙漠為何會開出一朵鮮花?莫不是海市蜃樓?澄淨的心湖滋養了孤獨的花朵,無法迎風搖曳,卻格外堅毅挺拔!
    電貝斯一開始將情緒導入一種惆悵感,隱喻著生活的無奈與現實的窘迫。琵琶就是這首樂曲裡的花,蕭颯中帶著悠思。中間琵琶的華彩,以傳統文曲的方式編排,呈現孤獨的自語。全曲意旨在呈現無論身處怎樣的困境之中,卻依然堅定目標、克服重重困難的精神。
  • 7. 光陰 3:48 曲意
    光陰
    泛黃的相紙,留下的不只是相紙上的片刻笑容。有太多的回憶總能讓我們念念不忘,那些個青蔥歲月裡的衝勁與美好;在心上刻下的印記。
    主題從琵琶發展出來的,在編曲上帶著老fusion風味的old school風格。電吉他跟bass的solo和弦進行是很典型的老fusion, 希望盡量的做出懷舊老照片的感覺。最後一段在旋律不動的前提下,我們特別扭曲了主題樂句的呼吸,讓它的拍子變成5/4 5/4 6/4 5/4。這地方同時也是鼓手的solo。(對樂手來說這樣solo算是有一點點難度) 最後unison的地方,我們把整個主旋律連拍子一起強制倒過來,算是象徵回到過去的一種努力。
  • 8. 逐光 4:37 曲意
    逐光
    是的!有時候我覺得我們就像小草,雖然襤褸檻險仍然向光。當陽光灑滿樹葉,透出滿溢的幾何光影,我就知道幸福在不遠處。
    樂曲主旋律線走美式鄉村音樂的風格。中間有段bluegrass的riff,除了給鼓手的solo當襯底, 也是後面轉調的伏筆。不同於一般樂曲升調的方式,這邊降了一個全音,把情緒歸零。再靠樂手solo的build up把情緒拉回高點。Coda停在五級和弦也是一般流行音樂比較少見的處理方式。
  • 9. 進擊的大輔 3:32 曲意
    進擊的大輔
    激奮人心的節奏律動,常常會讓人充滿正面的能量。進擊的大輔就是我們樂團鼓手根石大輔的信念,也是我們全團的信念。
    通常鼓在樂團之中,總是處於節奏性的伴奏位置。這首由鼓手創作發展,並充分展現技巧的樂曲,難得的讓鼓當家作主!樂曲當中有許多“Unison”的地方。在最後也特別設計了整個樂團Unison跟Bass Solo彈Call and Response的橋段。Bass Solo很好的展現了樂手的個人特色。結尾以rap metal風格的riff呈現,讓曲子在依然抖擻的精神中結束。
  • 10. 鷹 5:18 曲意
    遠眺山嵐空谷薄暮,只見得孤鷹遨翔一圈又一圈。卸不下一身的驕傲,即使只是矗立俯視的神情。猶如見山即山、見水亦水的禪者。
    琵琶善擬聲。在虛實轉換之間,與電貝斯、電吉他在音色上呈現寬廣空靈的氣場。琵琶以音色、右手技法的轉換同一旋律的開展為表現方式。主要呈現琵琶與電子類樂器在音色上的融合與相互特質的展現。
試聽全部 Preview all

INTRO

「銀瓶乍破水漿迸,鐵騎突出刀槍鳴」,這是白居易詩寫琵琶的鏗鏘肅殺,正如搖滾樂的直爽淋漓;然而琵琶卻又是「間關鶯語花底滑,幽咽流泉水下灘」軟語呢喃的高手,對應電吉他的豪放不羈,呈現出時而對立、時而相容,精彩過招。

這是一個跨越中西,穿梭古今的結合;在電熾聲影的吉他聲中,琵琶溫暖如絮語般的娓娓道來,聽見的是澎然激昂中卻盈滿靜謐的另類搖滾。當許多音樂跨界結合的風潮,從各種嘗試性的階段走向成熟作品的積累!我問自己,什麼是最能凸顯琵琶特性的跨界結合?答案無疑就是「搖滾」!!其實傳統琵琶的本質特性就是「能文能武、時柔時剛」。這樣的張力與反差,無論在聲響上的展現與思維上的構思,無疑的與「搖滾精神」一拍即合!!

專輯中的所有曲目,皆由團員共同創作完成。曲風多變,時而充滿陽光、時而溫暖、時而狂放張揚。將琵琶善於運用旋律描繪心緒的特質,以如同說故事般的音樂語彙,結合電吉他的狂放熱情、電貝斯的華麗炫彩、搖滾鼓手的精彩節奏,將抽象的音樂世界幻化成澎湃激昂的樂聲,譜成一首首渲染力極強的創作曲。

在這樣的結合中,我們想呈現的是彼此音樂美學、技巧、特質的縱深與細膩。當然,這無疑是非常困難的!總有牴觸或是「打架」的地方。特別是這樣的窘境,時不時的就發生在琵琶與電吉他的磨合過程中。究竟該「相容」?還是「對立」?成為了最重要的課題;這也是面對「跨界製作」逃不出的宿命。

因此;這張專輯以「Rock to Rock」為題,將我們以Rock的精神概念出發to Rock作品的終極呈現!!

後記

從傳統走向流行是一個橫向跨度的穿越!漩指 Music一直以來以世界音樂專輯為人所熟知,亦在今年2016獲得「第27屆傳統藝術金曲獎最佳跨界音樂專輯」的肯定。因此,當我們把跨界延伸至搖滾的域界,如果沒有大家齊心的努力,真的是無法完成這樣的一張專輯。在此,要深深感謝辛苦陪伴的團員們!謝謝我們樂團的音樂總監,也是本張專輯的音樂製作人暨貝斯手盧欣民,感謝他總是以宏觀的角度處理整張專輯。除了協調雙美學交錯對立的平衡之外,更在獨立發行的困頓上成了我們最大的支援!再來,感謝我們功不可沒的吉他手陳睦群。年輕有想法,演奏技巧非凡,無論是作曲、編曲、演奏都極具實力,更是我們樂團許多樂曲衍生的頂樑柱。另外,要特別介紹我們的靈魂鼓手根石大輔。因為有他的加入,讓我們的作品充滿了更多的想像與可能性。他是鼓手中少見的心思細膩與溫暖,從不以蓋過我們其他樂器的音量來突顯自己,卻始終無法忽略他的魅力與驚人的實力。整張專輯,在我們各自的分工與努力下誕生了!這只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第一個開端~
另外,要特別介紹與感謝本張專輯的攝影師周尚禮。感謝他百忙之中的情義相挺,讓我們能擁有如此深具質感的專輯照片。感謝許許多多在實質與精神上贊助與支持我們的朋友們!無法一一盡表,只能在此由衷的表達感謝!!

INFORMATION

連珮如 | 專輯製作人 / 琵琶
陳睦群 | 電吉他
盧欣民 | 電貝斯
根石大輔 | 打擊

Rock to rock

NT$500

CONTACT

漩指音樂商演合作聯繫

聯絡電話:0935-626110
選擇語系 Choice language